文/方仁君 諮商心理師 日期:2021.11.12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不少家長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來促進孩子長高,周言穎 (2005)指出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因素有很多,我們可以將這些因素分為內分泌原 因及非內分泌原因,內分泌原因包含了生長激素、甲狀腺賀爾蒙、性荷爾蒙及腎 上腺皮質醇;非內分泌原因則包含了遺傳因素、營養因素、慢性疾病、精神狀態、 社經地位及教育程度等(1)。內分泌系統包括下視丘、腦下垂體、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其組成來自於一群特化的細胞,透過賀爾蒙的釋放來維持體內生理功能的平衡,並在與骨骼系統相互的調節下促進生長。正常情況下內分泌系統的各種 激素是保持平衡的,而生活不規律、飲食不健康、不良的情緒與壓力都是造成內 分泌失調的殺手。
不僅生理或病理因素會影響身高,心理因素亦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關鍵因子。 邱吉芬針對影養兒童身高的心理因素研究發現,承受過大心理壓力的兒童身材比 較矮小,且生長發育也相當緩慢,但若讓這些孩子換個環境,6個月後他們的生 長發育便能達到一般水平(2)。過大的心理壓力不僅導致內分泌失調,更會導致兒 童睡眠品質下降,使得生長激素的分泌降低,進而影響其身長的發展。兒福聯盟在2016年進行一份兒童心願與煩惱調查,整理出兒童的五大煩惱為「課業」、「交友」、「外表」、「家庭經濟狀況」及 「自己或周遭人生病」,其中「課業壓力」為 五大煩惱之冠,有超過八成的孩子為此感到煩惱(3)。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心理研究中心針對 716 個 9 到 18 歲的女孩進行長達十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緊張、焦慮情緒抑制了某種專門掌管身體生長發育激素的正常 分泌,遭受緊張、焦慮情緒困擾的女孩在身體生長發育上有失常、身材相對矮小 的現象(4)。研究近一步指出,有兩種緊張焦慮情緒與身高成長有直接關係,一 種是「分離焦慮」,指的是當孩子離開主要照顧者或依賴的重要他人時,即便只 是很短的時間,孩子心中都會出現「擔心自己被拋棄」、「依賴的對象會受到傷害」 等不現實且持續性的心理狀態與感受。另一種是「成為習慣的緊張焦慮」,意指孩子在許多足以引起壓力的事件中未能善加處理,進而形成長期的緊張焦慮情緒, 此類的孩子平時表現較為膽怯、缺乏自信。
Creswell 和 Willetts 撰寫了如何幫助兒童克服焦慮的書,其中提到六大辦法(5),如下:
(一)無論孩子多大,都不要忽視他們的擔心、焦慮和恐懼
許多孩子的焦慮是來自於對未知未來的恐懼,家長需要正視和承認孩子的恐懼與擔心,並且對他們表示理解,而不是用「沒事、一切都會好的」來安慰孩子。
(二)不因孩子的恐懼而改變生活
若因為孩子的恐懼而改變生活,便會使孩子沒有機會學習到自己是可以應對 生活中讓他害怕的事情。並不是要逼迫孩子去面對,而是陪伴著他一步步克 服恐懼。
(三)耐心傾聽
確保自己有仔細傾聽孩子焦慮緊張背後的原因,才能提供適合的幫助。
(四)幫助孩子學習應對焦慮
讓孩子知道焦慮擔心是生活的一部份,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去應對,目標是讓 孩子對生活中不確定的因素能夠應對自如,而不是要消除所有的擔心。
(五)用提問幫助孩子
透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看見自己焦慮害怕的事情可能不會發生或者就算 發生了,他們仍然有能力應對。例如:孩子害怕要在同學面對說話,家長可 以提問讓他思考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以及發生這些情況孩子可以採取的下一步是什麼。
(六)幫助孩子制定計畫
當孩子在面對焦慮緊張的時候,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建立數個步驟來處理他們 焦慮緊張的事情,並在每完成一個步驟後,讚美和獎勵孩子,不僅可以協助孩子應對,亦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心。
====================================================================
文/黃聖然 諮商心理師 日期:2022.3.1
兒童的發展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發展過程將會影響我們未來的性格或特質,而遊戲是兒童最早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之一,兒童心理學家認為(1),遊戲是兒童最自然的語言,玩具就像是他們的字彙,大多兒童都透過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狀態,並透過他人的反應,來認識這個世界。
兒童心理學家(2)相信在遊戲的過程中,不對兒童做控制或改變,兒童便會玩出屬於自己的經驗與過程,這些過程是兒童成長的機會,以及對於自己控制感的表現。遊戲過程被視為自我瞭解的探索,透過大人回應兒童的感受,讓兒童感到被接納,促使兒童更有能力去處理自己的想法與感覺,提升自信心與情緒的穩定,而情緒的穩定也提供兒童心理與生理健康成長(3)。
自由遊戲有別於一般遊戲,在陪伴兒童遊戲過程中,讓兒童自己決定該如何玩,而不指導或介入,其有助於兒童的好處如下幾點:
兒童選擇自己想玩的遊戲時,能透過遊戲去嘗試各式各樣的可能性,發展出對事物的控制感,在反覆成功與失敗的過程中,提升對自己能力的瞭解,從而增加自信心。
遊戲的實際效益也包含動作的熟練,兒童透過遊戲進行活動時,會學習如何運用自身的肢體動作,包含大動作(跑跳丟)、小動作(抓拿放),於遊戲的過程中,逐漸提升對肢體的控制能力。
兒童在遊戲中會發展出一套與人互動交流的方式,包含如何與人合作溝通,將自己想要玩的方式傳達給別人,分享自己的遊戲成果,這些與他人接觸的過程,有助於語言溝通與社交能力的成長。
遊戲也提供兒童情緒的出口,兒童可以學習利用遊戲的方式,處理自身情緒,逐漸發展符合社會化的方式面對情緒,從而降低情緒失控的情況,以促進情緒穩定。
專注陪伴兒童而不被其他事物分心,在一段時間內,將注意力全部放在與兒童互動,通常每週至少一個小時,全心全意地陪伴,便能與兒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兒童能夠安全有自信地在遊戲中成長。
讓兒童能夠從遊戲中獲得最大成長的方式,便是在陪伴兒童時,不對兒童玩遊戲的方式做出評價或指導,接納兒童各種創意的玩法,即便遊戲有一套專屬的規則,讓兒童能夠自發性地創造屬於自己的玩法,便可促進兒童增加對自己的信心與控制感。
給予兒童非指導性的陪伴,並非無限制地自由玩樂,而是在遵守符合社會規範的條件下進行,像是不破壞、不攻擊等,讓兒童在遊戲的過程中也能漸漸地做出符合社會化的行為。至於該如何設限,兒童心理專家(1)有提出一套流程,叫做ACT,分為三個步驟:
(一)A (Acknowledge the child‘s feelings):反映(指認)兒童狀態
例如:XXX我知道你想拿球丟吊燈
(二)C (Communication):說出限制(溝通)
例如:但是球不是拿來丟吊燈的
(三)T (Target Alternative):選擇替代行為(目標)
例如:你可以把球丟向牆壁,或是地板
適當的設限,不只能讓兒童發展合適的行為,也能讓兒童開始思考與選擇,其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透過自由遊戲的陪伴,兒童能學習承擔責任、遵守社會的限制,以及覺察自己的能力,倘若我們能夠真誠地在遊戲中陪伴兒童,促使兒童自發性的遊戲,便能協助兒童在遊戲中找到自信。
文/黎姿嫺 臨床心理師 日期﹕2022.05.20
正念是近年流行話題,很多人會以「活在當下」做形容,但更貼切的說法是「體驗當下」 。正念減壓創始人卡巴金博士的正念定義是「在幾分鐘內,用特定的方式把注意力投注在當下且不做任何評斷,以中性/平靜的態度去注意當下、體驗當下就好了」(2)。
從這個定義可知,「正念」並不是正向思考,沒有要絕對的陽光正向,也不用強迫屏除負面思考或負面情緒,正念指的是放開心胸,哭也好、笑也好,接納當下。而所謂特定的方式也不是什麼大學問,就是把我們的知覺系統(眼、耳、鼻、口、觸)打開就是了,選一個你想進行的知覺系統來開始進行正念。網路上會搜尋到很多正念練習的步驟(如,正念呼吸),在這裡心理師教你一個更簡單、更有趣,親子都可輕易上手的正念練習-正念行走,讓我們一起正念入門吧!
父母們一定不陌生,有時孩子基於好玩,故意去踩(或不踩)地上的某個部分,比如孩子過馬路時,孩子會刻意不踩斑馬線白色的地方;去逛街時,小孩會刻意不踩紅色的磁磚只踩白色的。這時父母可能會說﹕不要跳、危險、好好走路、乖一點…,但殊不知小孩正在練習正念呢!父母小時候也是這樣呀,怎麼長大後就忘了呢!在安全前提下,讓我們一起重拾玩心,返璞歸真的正念行走吧。
1. 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地板上,注意看地板上的線條、磁磚、花紋。
2. 給自己訂一個規則,比如,接下來我要走去臥室,但我這段路只能雙腳依序踩著磁磚的直線接縫走路,不可以有任何一隻腳踏出接縫外。
3. 開始走去目的地並提醒自己專注地看著接縫一步步地走。
4. 如果過程頭腦想到別的事,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拉回步伐與接縫即可。
1. 把家裡一些舊繪本、舊雜誌、舊書、報紙或廣告紙作為材料隨機攤放在地上,因為不可能邊走邊翻書,故盡量讓所有材料都以一張紙可以直接看到為單位,攤放的範圍必須是能邊走邊看的範圍,如,一整間客廳、一整間教室。
2. 接著開始踩在上面行走,不要介意踩到書,注意看著腳踏之處的材料,行走的過程若看到吸引自己的文字或圖片就揀起來,隨意走、低著頭注意看,如果只對某張紙的部分細節有興趣,撕下來也可以,抱持欣賞的心去專注尋找。
3. 15分鐘後大家一起坐下來,大家簡易分享自己撿到的材料,大人可以示範用撿到的材料創作故事或心得,但不要逼迫太小的孩子這樣做,孩子只需在步驟2時能專注搜尋物體即可。
4. 剩下沒撿起來的材料重新打散攤開,又可以再玩一次或留著下次再玩。
從上述步驟可知,正念並不是像某些影片或圖片宣傳的一樣,一定要獨自坐在一個完全不被打擾的地方,閉眼雙手合十盤腿坐定才是正念,正念是個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的活動,大人可以在辦公室進行,孩子可以在家/在校進行,坐著可以,站著可以,走路也可以,總之生活上只要你有空檔,即便這個空檔很短,都可以告訴自己專注當下,隨時進行正念活動。
1. 提升對自己生理和心理狀態的覺察。
2. 減輕壓力、焦慮或其他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常影響兒童的飲食、營養與作息,間接影響生長發育。
3. 穩定一直胡思亂想、過度擔憂、腦袋縈繞不去、重複反芻的負面念頭。
4. 減緩情緒的反應強度,改善過度敏感、易怒等。
5. 增加同理心,正念讓孩子更能易地而處,換位思考,與同儕相處更融洽。
6. 對自己的感受更正向,包含有較高的自尊、自信、自我評價,感到更快樂與幸福。
1. 減少衝動行為。
2. 提升專注力。
3. 提升認知彈性。
4. 提升工作記憶。
1. 提升免疫系統。
2. 提升與正向情緒、自我控制、組織計畫相關的腦區(額葉)的神經元密度。
3. 降血壓。
4. 降低壓力荷爾蒙(cortisol),成人若壓力荷爾蒙過高會提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而未成年的壓力荷爾蒙則會干擾生長荷爾蒙的正常運作,影響身高發展。
5. 降低壓力相關的兒童行為困擾或身心疾病發生率。
就跟藥物治療一樣,每項藥物都有其適應症和不適用的狀況,正念也是如此,坊間很多帶領正念的人士,他們不一定是臨床心理師,有時可能連醫療或教育人員都不是,但為了做生意賺錢,常會過度喧染正念的正面效果但卻沒提醒副作用。
假若孩子正陷入強烈的自我批評、負面思考、鑽牛角尖或處在極度憂鬱、有自我傷害風險或是有其他精神病症狀(如,幻聽、妄想),請父母們在讓孩子進行正念活動前,務必就醫並與專業人員討論是否適合在此時進行正念治療、該由何人帶領進行以及如何開始,試想如果一個正遭遇壓力事件而鑽牛角尖的孩子,這時帶領他正念,他滿腦子會不會因為你叫他體驗當下,導致他一直體驗重複的負面念頭而越發陷入黑暗呢﹖好比重度憂鬱滿腦子死亡念頭的患者我們絕對不會此時進行正念,不同的身心狀況會有不同的治療行為,請父母們務必要注意!
文/方仁君 諮商心理師 日期:2022.02.11
身高不僅使人在外表上有所差異,身高同時也對人們生活有實質的影響,研究發現,身高越高的人,罹患心臟病、中風、心理疾病、肝病及胃癌而死亡的機率較低(1)。身高取決於基因、孩子的成長環境,其中成長環境包括家庭經濟狀況、家庭規模、家庭結構等。Kumpfer、Magalhães與Kanse(2016)的研究指出家庭結構會透過家長與孩子的關係、管教方式及家庭的功能影響孩童,家長對孩子成長的用心程度會體現出孩子的身高差異,其中包含提供與監督孩子均衡飲食、作息正常等(2)。
家庭結構是否健全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雙親家庭父母可以提供給兒女的時間會因為夫妻分攤照顧而較單親家庭多,同時,雙親家庭因為同時擁有兩位家長的原生家庭提供協助及經驗傳承,對於孩童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會更加細心周到。相較於雙親家庭,單親家庭的家長是家中唯一的照顧者,更是負擔家庭經濟的人,因此在工作之餘可能較無暇照顧子女,進而未能滿足孩童生理與心理的需求,對於孩童的身高發展會有負面影響。Sheppard、Garcia與Sear(2015)透過面對面訪談美國成年人,蒐集他們的兒童時期健康、家庭等狀況資料,分析結果發現0-7歲時經歷雙親之一死亡、父母離婚均顯著讓男孩的青春期延後,進而對身高產生間接的負面影響,其中雙親之一死亡更是直接對身高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3)。
孩子的發育主要是依靠生長激素,而控制生長激素分泌的下視丘、垂體系統會受到壓力、情緒控制的影響。如果孩子處在一個不理想的環境,便很容易展生負面情緒,表現出精神壓力、食物下降的狀況。長期處在低落的情緒會對下丘腦產生影響,造成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進而影響孩子身高增長。
父母離異或家庭關係瀕臨破裂,皆容易造成親子感情淡漠,但也不是說父母相親相愛又會讓孩子長高,而是透過家庭和樂的氛圍,帶給孩子心理有「安全感」。當家庭分為不和諧,父母經常吵架甚至關係瀕臨破裂,都會讓孩子產生心理負擔,在這種緊張情緒下,孩子的睡眠狀況也會變差,生長激素的分泌相對會受到影響。英國有項研究,針對6574名同一星期內出生的孩童進行研究,並追蹤了40多年,發現在經歷過家庭衝突的兒童中,身材矮小者占31.7%,而無經歷家庭衝突的兒童中,身材矮小者只佔20.2%,因此家庭衝突對孩子在兒童時期生長緩慢有一定的影響(4)。
父母之間關係不和睦、經常吵架或用極端的方式宣洩情緒,孩子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狀況,可能會十分暴躁、用發脾氣表達情緒,也可能變得格外懦弱、不敢發洩情緒。相反的,父母之間相互尊重,孩子便學會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於處理事情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假若父母在處理瑣事時感到煩躁、生氣、情緒低落等,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去判斷事物,甚至變得消極、悲觀。當父母勤奮、積極主動處理生活中的事物,孩子的內心也會有積極面對的認知。當父母擁有良好、向上的形象,孩子也會在自身的行為中加以模仿,不管是好的情緒還是積極樂觀的態度,用描述的方式對孩子來說可能過於抽象,但若是能從環境中學習,並在自己的行為中實踐,便能使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自我。
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自我意識會逐漸形成,會躍躍欲試的嘗試做每件事情,但很多家長深怕孩子做不好而總是包辦代替,進而剝奪了孩子學習和鍛鍊的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獨立意識增加,父母需要透過各種方式給予孩子支持,像是表達對孩子的信任、讓孩子有獨立空間、給孩子支配時間的自主權與尊重孩子的選擇等等,當家長能夠尊重孩子的人格時,會讓孩子有個穩固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會增強。
文/張力琪 臨床心理師 日期:2021.12.15
許多家長會問:「我的孩子怎麼了?他脾氣好大!」、 「我的孩子怎麼了?他好難安撫!」、「我的孩子怎麼了? 他很常生氣!」,為什麼孩子之間會有這些情緒、頻率、 強度以及持續時間差異呢?
個體因周遭環境變化而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兒童亦受此刺激而有 對應的情緒,然基於先天的氣質型態與教養方式等,每個兒童表現情 緒的程度會有所不同。先天氣質型態具九大向度:活動量、規律性、 趨避性(當孩子接觸到新的刺激物,想要探索的程度)、適應性、反 應強度、反應閾(引發孩子反應的刺激量大小)、情緒本質(孩子一 般時候會表現出的情緒,可能是較偏正向或負向情緒)、注意力分散 度以及堅持度(1);教養方式由發展心理學家定義出四種主要的教養方 式:民主威信(高回應、高控制)、專制獨裁(低回應、高控制)、寬容溺愛(高回應、低控制)以及忽略(低回應、低控制)(2),由不同 的氣質型態與教養方式交互作用下,兒童會往不同的道路成長,而此 也影響著他面對人、事、物的回應方式。
社會風氣向來強調人要保持開心、遠離悲傷,認為開心是好的, 而悲傷是不好的,因此許多人認為有負面情緒就是「不正常」的表現; 然而事實是情緒並沒有所謂的好與壞,情緒可分為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然而所謂正向、負向並非好與壞,而是兩個獨立的情緒向度,且 也可以同時並存。根據前述,孩子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表現,重點是 我們可以怎麼引導他好好地抒發、疏通此情緒。
辨識臉部表情,例如:家長準備具各種表情的圖案,教孩子辨識不同的情緒。
使用情緒繪本,例如: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生氣王子、愛哭 公主等,利用繪本中的故事帶領孩子認識情緒,若前述孩子理 解後,可引導他了解故事中主角為什麼會有此情緒(了解引起 情緒的背後原因)、有了此情緒後可以怎麼做等。
家長在日常中難免會有負面情緒,而情緒來襲時,在孩子面前 可以做出良好的示範與描述,例如:「媽媽今天沒有買到想要吃的東西,有點難過!下次早一點去排隊!」在言語中表現了自己的情緒、日後可以應對的方式。
與隔離(time out)不同的是,冷靜角是讓孩子主動到一個角落冷 靜,而隔離主要是迫使孩子到角落冷靜,簡單來說,冷靜角主 動性較高,而隔離為被動性較高。
在冷靜角的佈置上,須避免放置具危險性的物品,且須是家中一個固定的角落,當孩子情緒無法控制時,可讓他待在此地舒緩情緒。
準備紙、畫筆或玩具等物,讓孩子在角落時可隨意畫畫、玩喜愛的玩具。
等待孩子情緒緩和後,與孩子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和他一 起釐清事情的經過,讓他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如何整理情緒。
可利用較具體的方式(例如:直接模擬演練)提供給孩子處理情緒的不同方法,例如:聽自己喜歡的音樂。
討論並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使孩子了解自己是有能力去處理事情的。
================================================================
文/黃聖然 諮商心理師 日期:2021.11.15
兒童身高發展常是父母重視的議題之一,當孩子長不高時,父母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有什麼狀況;常見的身高問題都是從生理的角度 去討論,遺傳、飲食、失眠和運動等因素(1),這些因素確實會影響 兒童身高發展的可能性,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忽略心理因素所帶來的影響,所以今天就要來談談心理因素和身高的關係。
心理學家發現,其實身高發展的問題不只是生理(遺傳)的問題, 同時也受到照顧者與兒童心理狀態的影響,國外學者把這些心理因素 影響身高發育的情形稱為「社會心理型矮小」(psychosocial short stature)(2),意旨當照顧者因心理狀態,如憂鬱、焦慮、衝動情緒 等,影響親子關係的問題,致使兒童情緒混亂、食慾變少或行為改變 的狀態,造成生長激素分泌改變,從而影響身高發育的情形。這些兒 童除了身高發展緩慢,同時也常伴有心理情緒與行為的問題。
英國學者曾研究發現,調查 6574 名同個禮拜出生的兒童,於七歲時的身高發展狀態,有經歷家庭衝突環境的兒童,約三分之一 (31.7%)的兒童身材矮小,而無此經歷的兒童,只有 20.2%的人身材 矮小!(3)當兒童長期處於焦慮的情緒中,會造成心理壓力、憂鬱或行為上的問題,使得生長激素受到抑制,而影響發展的可能性(4)。 這也說明兒童就如成人般,心理狀態會影響到生理的反應,就像沒食慾或胃痛,兒童則多了生長激素受到干擾。
目前的研究僅能指出心理因素透過間接的方式影響生理狀態,大 多與生理心理有關的研究也皆有相同的觀點,心理學家指出,我們如何解讀環境事件,而會有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又會產生不同的生理 反應(5);從這樣的觀點出發,可以確定的是兒童也會對事件有情緒反應,倘若產生負向情緒壓力則會影響到生理內分泌,進而影響食慾、 睡眠甚至於生長激素。
所以我們該不該相信有關兒童生長相關的心理因素呢?根據 2020 年的一項針對兩次世界大戰後,受到戰爭環境影響而情感遭剝 奪兒童的調查研究,發現其生長遲緩的情況明顯高於未受到情感剝奪的兒童(6),從上述的研究來看,我們可以客觀地發現,兒童受到生 長環境的影響很大,且容易產生各種情緒,如果兒童處在高壓的成長環境,可能會因壓力或高張的情緒困擾,而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造 成長不高的情況,因此提供兒童健康成長環境是重要的。
影響兒童心理狀態的因素很多,其中安全感為最重要且基本的因素之一,不論是家庭衝突、忽視或虐待等,都會造成兒童產生不安全感(7),兒童需要安全的避風港,而父母正扮演這樣的角色,要建立 兒童的安全感,並非整天的時間都花在陪伴兒童,而是挑出特定的一 段時間,也許是晚上一小時全神貫注的陪伴,過程中不玩手機或分心, 而是和兒童一起互動,展現全然關注,讓兒童知道自己是在意他的。
對於多數父母而言,總會放大自己和兒童的互動,而產生焦慮的 情緒,其實這樣的焦慮無意間也會被兒童接收到,而影響照顧品質, 但有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沒有人天生是完美父母,照顧兒童是一個 不斷調適的歷程,陪伴兒童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其實也在成長,因此 試著花時間全心全意地陪伴兒童,成為兒童的避風港吧。
文/黃聖然 諮商心理師 日期:2021.11.15
故事能協助兒童學習與成長,那說故事有助於兒童心理健康嗎?其實心理學家發現有一種治療方法運用在兒童身上,能夠有效協助兒童改善心理困擾並提升心理健康,這種療法叫做敘事治療,簡單來說就是讓兒童成為故事的創作者,幫助兒童整理自身的生命經驗與感受。
敘事治療是一種透過敘說故事的方式,整理自身經驗與感受,提升自我覺察,使自己成為生命中的作者,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 敘事治療強調當事人的主觀建構對世界的瞭解,而這樣的建構有時會 產生偏差,而影響心理健康,敘事治療則協助重新建構新的故事,改善有問題的狀態,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強度(1)。
根據國外 2010 年針對兒童心理困擾的團體研究發現,有嚴重焦慮程度的國小兒童,歷經五週的敘事團體後,焦慮程度明顯下降(2)。 2010 年另有研究顯示,針對有攻擊性和負向信念的兒童,在十次敘 事團體後,兒童的攻擊性與負向想法也皆有明顯改善(3)。
2011 年也有學者研究發現,針對閱讀障礙的兒童,在歷經五個月的敘事團體,能改善兒童閱讀障礙的問題,使兒童在閱讀的出錯率減少約六成(66%)(4)!
這些研究皆是利用實驗方法,進行團體分組,使用敘事治療的 式,協助兒童創造自己的生命故事,增加兒童對自己生命經驗的瞭解, 其成效包括:降低兒童焦慮的情況、降低兒童負向的信念、降低兒童 攻擊性及改善閱讀障礙的情況(234)。可以發現透過敘事治療的方式, 對兒童改善心理困擾有一定的效果,且能提升心理健康狀態,那麼, 我們不會敘事治療該怎麼協助兒童提升心理健康呢?其實並不困難, 我們可以試著陪兒童一起創造屬於他們的故事!
其實不需要治療這麼複雜的手段,也能提升兒童對自己的瞭解, 只要我們帶著好奇陪伴兒童探索生命故事即可,我們可以試著去詢問 兒童過去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生活經驗,從中找尋充滿能量的故事,並 肯定那些經驗,讓兒童知道過去已經擁有的正向力量(5),例如:小明曾經在考試之前努力地複習,並主動找老師詢問不懂的地方,最後考出了不錯的成績,從這樣的故事可以發現,小明是個積極主動的人, 並且知道何時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
每種故事在不同兒童的經驗裡,都有各種可能的詮釋,所以我們要做的只是陪伴兒童創造出來,從中找到充滿能力的部分,便能讓兒童更加肯定自己,以提升心理健康。
文/許翊庭 心理師商師 日期:2021.11.12
前陣子剛好讀到科學人七月號的一篇文章:【陪青少年走過敏感期】,提 到青少年時期大腦正經歷神經元微調的關鍵期,也尌是說這時他們正在經歷學 習力很強的一段時期,同時也是社會跟情緒學習的敏感期。如果大人們可以好好運用這段時期,可能可以促使青少年出現良性轉變(1)。
文章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研究:正逢青春期的少年對尊重和地位十分在意, 如果是教條式的教導學生不該吃垃圾食物、垃圾食物可能帶來的危害等等,學 生們多半不予理會甚至吃更多垃圾食物,如果是向學生們揭露食品公司使用不 健康的成分,且行銷對象針對青少年,反而會讓這些學生自動自發選擇較健康 的食物(1)。這個研究很好地體現了權威式的教導往往引起學生反感,實驗中學 生被視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且深刻感受到食品公司不重視青少年權益,青少年們在自行進行思考判斷之後,順利往大人們期望的方向成長。
過去有很多針對親子溝通的研究,而在這些文獻裡面,筆者認為在對青少 年成長有益的溝通方式裡,核心精神跟「尊重」脫不了關係(2,3,4)。其中「開放式溝通(open communication)」已被證實是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態有益的溝通方式(2,4)。開放式溝通指的是青少年在碰到困擾他的事情時,能夠自在的跟家 人表達自己的狀況(2)。
有趣的是在了解達成開放式溝通的幾個要點時,我發現跟我在諮商中運用 的技巧十分相似,下面結合開放式溝通及我所知道的諮商技巧,列舉幾個跟青少年溝通的要點:
1. 自我揭露:父母跟孩子都能夠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2)。
2. 專心聆聽:留時間給孩子,將專注力放在孩子講述的內容上(放下你們正在滑的手機!)父母是否專心,孩子從父母的非語言訊息(語氣、態度、肢體 動作)中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2)。
3. 澄清:針對孩子講述的內容,適時的多加詢問並協助父母跟孩子都更了解孩子的困擾(2)。
4. 停留在主題上:花一點時間將話題停留在孩子想談論的主題上,避免轉移話題到其他父母想講的話題上。
5. 表現出同理心:在孩子描述自己的困擾時,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當下經驗到的感受,並表達出來跟孩子確認,除了幫助父母更了解孩子,也能讓孩子從父母的反應中對自己的經驗有更多了解(2)。
看完這幾個要點應該可以明顯地看出,要做到開放式溝通,父母必須能夠尊重孩子面對困擾時的想法、感受,並陪著他了解自己面對的情境。
在文獻中我看見另一個有趣的點是,過去的研究比較重視母親跟孩子的互動,因為在傳統觀念中,母親通常是提供關心跟情感支持的角色,而父親通常 是負責養家活口提供物質滿足的角色。但近年來當科學家們把父親納入研究對象,發現父親跟孩子的溝通也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影響力(4,5),且也許是社會對 不同性別角色有不同的期許使然,孩子通常更傾向尋求同性別家長的協助(4)。
所以爸爸們,你們的角色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起來練習跟孩子溝通吧!
====================================================================
電話:02-29585593
網路線上預約
Line@真人諮詢
由副院長黃琳雅及顧問醫師高銓宏協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