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軾傑 營養師 2021.12.20
「營養師,小朋友到底有沒有必要補充維生素?啊我之前聽說有 額外補充一些礦物質好像也會長得比較高?如果真的要吃的話要給小朋友吃哪一種的?」哇!相信不只是營養師,只要是醫療相關人員被問到這種問題肯定會覺得一個頭兩個大,倒不是因為難以回答,是因為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何其多,真是個大哉問,但我們不妨先從小朋友可能缺乏的幾個重要物質開始說起吧!
首先從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布的「2013-2016 國民營養 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可以看到,報告指出在 7~18 歲的青少年年齡 層中,僅有約有八成的男性和七成的女性攝取維生素 D 有達到建議攝 取量,而鈣的部分就更慘了,男女皆只有三到五成達到建議攝取量(1)。 維生素 D 和鈣一直以來都被公認為維持正常人體骨骼的物質之一,其 中維生素 D 在近年來也逐漸被研究出其在調節免疫功能和維持細胞 生長的功效(2),而維生素 D 除了可以在飲食中攝取外,人體也能經由 日曬自行合成,故每日建議在中午時分或是陽光充足的地點進行日曬 至少 15 分鐘以上,可以更有效的活化維生素 D。
那維生素 D 真的能促進小朋友的成長嗎?接下來帶大家來看三篇皆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首先是 2021 年以約 400 名新生兒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該實驗讓實驗組的嬰兒攝入了 3 倍建議 量的維生素 D,但研究結果顯示了高劑量的維生素 D 攝取對兩歲以下 的兒童神經發育並沒有明顯的益處(3)。而另外兩篇研究則以不同的角 度切入,既然新生兒補充似乎沒有影響,那如果是還在胎兒的階段, 也就是讓懷孕的媽媽進行補充呢?於是這兩篇研究皆讓懷孕 24 周的 孕婦持續攝取超高劑量(約7倍建議量)的維生素D直至生產後一周為止,並分別追蹤研究新生兒的神經發展和骨骼生長程度,但結果顯示 對於神經發展方面而言,超高劑量的維生素 D 補充仍然沒有明顯促進 六歲前的神經發育(4),但對骨骼健康而言,超高劑量的維生素 D 補充明顯增加了六歲前的骨骼礦化程度(5),這也暗示了懷孕期間媽媽如果 有較高維生素 D 攝取,可能具有促進後代的骨骼健康的潛力,並可能 降低骨折發生的風險。另外在鈣的部分研究相對較少,但在 2011 年 的一篇研究則對 1100 多名西班牙兒童進行了營養調查,並同時記錄 下身體活動程度和骨密度,結果顯示了平時身體活動程度較大和飲食 中鈣攝取量較高都與較高的骨密度有顯著相關,而超重則是與骨密度 有著顯著的負相關(6)。飲食和運動兩者也早已被全球公認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主要策略之一,而超重除了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外更可能增加骨折的風險,不可不防。
維生素 D 本身為脂溶性的維生素,因此多存在於含有較多脂肪 的動物性食品,雖然食品中含量普遍不高,但含量稍微較多的食品包 含乳製品、蛋黃、豬肉和鮭魚等深海魚(通常脂肪較多)(2),而鈣雖然 也存在於堅果、綠色蔬菜、全穀類等食品中,但人體對於植物性來源 的鈣吸收率普遍不佳,故應食用足量的黃豆製品和鮮乳,其中建議每 日攝取約 360~480 毫升的鮮乳。或許目前對於促進長高等研究證據仍 然不夠充足,但同時攝取並維持足夠量的維生素 D 和鈣,目前對於維 持小朋友的正常生長及預防骨折的研究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文/王軾傑 營養師 2021.11.01
去年的過年期間,也是成為營養師後第二年,在初二親戚團聚晚 餐後,剛生完第二胎的堂姊指著那個跑來跑去的小傢伙略帶擔心的問著:「營養師,你姑姑把小孩子餵的白白胖胖的,長大會不會容易胖還是長不高啊?」,我順著看了小姪子一眼,不,或許不是「小傢伙」, 很明顯的,我的「小」姪子嚴重過胖了。
在過去幾十年的之間,全世界大部分的兒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大 幅上升,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截至 2016 年,全球約有 3.4 億 的 5 歲至 19 歲兒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1),在台灣,2017 學年度國 小學童肥胖率為 14.6%,國中生肥胖率則為 16.9%(2),意即約 6 到 7 位國中小兒童就有一位肥胖!而在肥胖的負面影響方面除了已被廣 泛研究的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各式慢性病等生理風險之外,在 2019 年 《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中也指出肥胖兒童和青少年與體重健康的 同齡人相比,心理健康較差,包括憂鬱和焦慮的發生率增加等等(3)。
「小時候的胖不是胖」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句耳熟能詳的俗語吧? 但其實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攝取過多的熱量會轉換成脂肪細胞儲存, 並持續增加脂肪細胞數量,脂肪細胞的數量在成年後變動很小,即使 是減肥也只是縮小肥大後的脂肪細胞,並不會減少脂肪細胞數量。因 此兒童時期若累積越多的脂肪細胞,成年後可以承載的脂肪總量就越 大,即越有可能肥胖。在「預測兒童和父母肥胖的年輕成人肥胖症」 這篇研究中對八百多名受訪者的統計結果也指出,六歲以後的肥胖兒 童成年後肥胖的機率竟然超過50%!而體重正常的兒童約為10%(4)。 因此依照臨床上的證據,小時候的肥胖,長大確實可能更容易轉換成成人肥胖的(5),不可輕忽!
小朋友的身高是受父母親遺傳和成長環境因素影響的種種因素所影響,那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對於身高是否同樣具有影響嗎?目前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可來看一些臨床研究的結果:2000 年發表在 《美國醫學會雜誌》中的「20 年來兒童身高變化的趨勢」研究結果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即近 20 年來身高成長的速度相對體重增長的 速度竟然只有先前的 20%,文中也推論很有可能是近年體重增長速度上升過快的原因(6),而另一篇 2017 年在對以色列 16-19 歲青少年進行的研究「瘦身、超重、肥胖和父母身高對青少年身高的影響的性別 差異」結果指出,超重或肥胖女性有較矮身材的風險增加 73%,男性 則是 23%,顯示了無論性別,只要是超重或肥胖皆有可能相對父母而言有著較矮身高的風險(7)。而同樣在 2017 年的「青少年肥胖對成人身高的影響」研究也得出相似結果,該研究以和父母親的平均身高差 距為研究指標,結果指出對於男性而言,嚴重或中度青少年肥胖相較 於正常體重的組別,在成年後可能足足少了 2 公分以上(8)!這也同樣 顯示了較為肥胖的青少年可能相對其父母親有著較矮的身高。而對於 已經過重的小朋友,同樣有研究指出對於只要在正確的飲食指導下, 適度的限制其熱量並不會對小朋友的身高產生負面影響(9)。
總結目前的臨床研究證據,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確實可能會對身高 造成負面的影響,雖然目前看來並沒有非常明顯的身高落差,但別忘了過多的身體脂肪可能會使生長激素過度分泌,導致提早進入青春期, 因此在同年齡的比較當下儘管差距不大,但或許肥胖的兒童及青少年的青春期已到尾聲甚至早已結束。總之,應該盡量讓小朋友們保持在健康體重的範圍內,以免對於身高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
文/吳珮儀 臨床心理師 日期:2022.06.15
「心理師,他吃飯都邊吃邊玩。」
「心理師,他超級挑食的,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
「心理師,要他吃一口飯就像要了他的命一樣。」
很多關於吃飯的問題常常是家長的頭號魔王,一方面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另一方面也擔心他人過度關心的詢問「孩子怎麼這麼瘦」。因此,家長總是困擾又擔心地尋找各種提升食慾的祕方,急於將孩子養成大眾心目中白白胖胖的可愛模樣。這篇文章讓我們從飲食的進程,一步步地了解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首先,回想起孩子在一開始學著自己吃飯的時候,總是磕磕碰碰,手腳並用的才能將部分食物送到口中,儘管如此,卻不太挑食,似乎將注意力全放在運送食物的過程中。
接下來大約2歲,漸漸的熟練使用餐具後(例如使用湯匙時慢慢地不會灑出來這麼多),開始對於吃些什麼開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大多數時候傾向喜歡黃黃紅紅的、圓形香脆,或是大塊的食物。這時候,家長不需要在食物的形式或是在分量上太過強求,家長的態度越是隨意,孩子就會越有信心,也會吃的越順利。
只要孩子可以吃飽,不一定要要求餐桌禮儀(如坐在餐桌邊吃)。可以藉由讓提升食物的豐富性來吸引他,即便是同一種食物,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烹飪方式,如果孩子特別喜歡吃某種食物,那就讓他吃吧,除非他對這種食物過敏。某些食物可能會跟特殊的行為(如暴躁、疲倦或過動)有關(1, 2),建議少吃加工食品。
當孩子再大一點大約4~5歲左右,通常可以自己吃了,胃口普通,會偏食而且會吃很久。盡量以鼓勵但不強迫的態度面對,如果將吃飯視為一件大事,容易被孩子作為條件交換的籌碼。到了大班左右的年紀,進食的量可能會比預期的多,但邊吃邊玩或是吃很慢的現象仍存在,當這些行為被適當的引導時,便會漸漸地減少。
孩子天生就有很強模仿的能力,當家中成員一個個開始吃飯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地也會想要一起進行這項活動(3)。若是孩子正在玩遊戲玩得欲罷不能,不願意中斷遊戲,那我們可以提醒他「如果現在不來吃飯,最喜歡的菜就要被吃完了歐」。也請家長不要客氣地真的將菜吃光,孩子可能會出現失望或是怨懟的情緒,我們可以告訴他「好可惜歐,你喜歡的菜菜大家也一樣喜歡,所以已經被吃光光了,下次要快點來才會有歐」。
如果用喜歡的菜色吸引未見效果,也可以讓孩子知道,如過這餐沒有過來吃飯,等一下在餐與餐之間的點心將會被取消。
我們可能會擔心孩子沒吃到會餓怎麼辦?生理情況正常的孩子通常不會讓自己餓到,若他在這一餐沒有吃到,那麼下一餐通常就會補回來,請以周或是月為單位,來了解孩子的進食量是不是有明顯的減少。
此外,如果孩子沒有好好的用餐,那麼請取消餐與餐之間的點心,若孩子喊餓了,請先安撫並同理他的情緒狀態,接著可以和他討論下一餐的餐點內容,讓孩子對下一餐充滿期待。這過程中,可先喝一點水,或是吃少量的水果,千萬不要提供過多的零食。
在用餐的過程中,除了將食物放進口中的這個階段,事前的準備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如果在準備階段孩子有更多的參與,可以增加孩子用餐的動機(4),事前準備包含討論並決定這一餐要吃什麼,或是一起動手準備。例如,和孩子一起包水餃,即便再醜再破的水餃只要是自己包的,好像都格外特別好吃。
====================================================================
文/王軾傑 營養師 日期:2021.12.6
「營養師,我們家小朋友動不動就肚子痛,也常常拉肚子,很常 跑診所看好了之後馬上又開始復發,有沒有甚麼可以從食物方面下手改善的部分?」,這可能是大部分的家長都常常遇到的頭痛問題,除 了可能是病毒細菌的感染外,你知道也有可能是小朋友的腸道長期發炎進而導致的嗎?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影響全球越來越多的兒童的慢性復發性疾病 之一,在過去 20 年發病率急速增加,且發病機制十分複雜。依據 2017 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提到:發炎性腸道疾病通常被 認為是由遺傳、體內微生物生態失調和環境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最 終導致免疫系統失調。容易出現包括腹痛、腹瀉和生長不良的症狀。 而發病率的增加與飲食、衛生條件和生活習慣的變化有明顯相關(1)。 研究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最常見於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大約 25%的 患者在 20 歲之前被診斷出來。約有 4%在 5 歲之前出現,18%在 10 歲之前出現,患病高峰期則出現在青春期(2)。
而尤其要注意的是,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對小朋友成長的影響可 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嚴重許多,在《腸發炎性疾病》期刊的研究中指出 約有一成到四成罹患腸發炎性疾病的兒童會出現生長障礙的問題(3)。 另一篇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結果,針對 123 名成人的回顧性研究中,在 曾經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個案有將近兩成的身高比預期身高還要 減少將近一公分左右(4),可見發炎性腸道疾病對小朋友的影響可不只 短期的嘔吐或是拉肚子,更可能會影響身高的發展。
那飲食上要如何減緩發炎性腸道疾病呢?首先何大家介紹一個相當常見的抗發炎飲食「地中海飲食」,目前常見的飲食原則為「食用大量蔬菜水果、使用橄欖油為主要脂肪來源、天然乳製品加上適量 的魚、蛋、家禽類及堅果種子,少量紅肉及紅酒」,由其中的組成不 難發現這種飲食方式攝入了大量的膳食纖維和較高的不飽和脂肪,在 許多研究都已證實了地中海飲食在降低人體長期慢性發炎的能力(5), 膳食纖維除了在降低血脂及減少血糖波動的能力外,部分膳食纖維還具有「益生質」的角色(6),簡單來說,益生質就是腸道裡面益生菌的 食物,兩者可說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存在,因此膳食纖維的攝取 是有相當多的益處且有其必要性的,而不飽和脂肪在人體中具有抗發 炎的角色也已經廣為人知。對於常發生或有發炎性腸道疾病高風險的 小朋友而言,除了就醫且遵從醫囑外,平時攝取充足且豐富的膳食纖 維及較高的不飽和脂肪確實可能會有減緩並改善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潛力!
文/王軾傑 營養師 2021.11.18
益生菌絕對是近年來最紅的保健食品了,大概也是民眾詢問營養 師除了減肥食品以外的第一名,每當打開電視,在節目與節目之間的 空檔撥放的廣告,總會有益生菌的身影,強調幾百億的菌數啊,口味 多變化啊等等,但你有認真了解過益生菌嗎?以下就帶你來好好地了 解一下益生菌到底是什麼。
首先要提到一個叫「腸道菌叢」的概念,人體內的腸道蘊藏著複 雜而豐富的微生物聚合,統稱為腸道微生物群。腸道微生物群具有維 持人體正常營養、免疫系統和防禦外來物質相關的生理功能。可以想 像在身體裡面養了一群忠心耿耿的護家犬,再有外來物質侵入時奮力 抵抗,平時也維持人體的安寧。而對於新生及尚在發育的迎幼兒而言, 益生菌或許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有初步數據表明,在新生兒及幼兒時 期人類腸道微生物群會顯著影響與兒童和日後的成人健康,如腸胃道 功能的正常、氣喘、肥胖風險和代謝問題等等(1),雖然目前的研究尚 未完備,但仍可以看到目前的益生菌和增進嬰幼兒健康潛力的相關研 究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相對於成人,小朋友的身體發育尚未健全,腸道菌相也還未完整建立,因此常常有各種腸道及腹部問題出現,如小朋友的復發性腹部, 刊登在 2018 年《美國醫學會雜誌》中的研究,對於飲食干預是否能 改善兒童復發性腹痛,結果得出接受益生菌治療的兒童在短期內確實 能有改善疼痛(2)。此外還有功能性腸胃疾病,功能性腸胃疾病是一類 由生理、精神心理和環境社會因素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消化系统疾病, 也因為這樣複查的因素導致難以治療及容易復發,因此在 2014 年「預 防性使用益生菌預防絞痛,反流和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結果得出:對 於三個月齡的新生兒預防性使用羅伊氏乳桿菌(目前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之一)可明顯減少功能性胃腸道疾病的發作(3)。
另外抗生素是常用的兒童細菌感染治療處方,但小朋友在使用後 往往都會有腹瀉的副作用產生,可能原因是抗生素在殺死細菌的同時 也可能殺死腸道的益生菌,影響腸道菌相平衡,導致腹瀉的情況,因 此同樣在《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中,2016 年的研究就指出在使用 抗生素治療時一併給予益生菌,可以降低 18 歲以下兒童的抗生素相 關性腹瀉的發生率,並且沒有其他的不良副作用產生(4)。
上面講述了益生菌這麼多的好處,聽起來似乎相當美好?但目前已不只一篇研究對於益生菌的安全使用量和食品安全標準提出質疑 (5)(6),因腸道菌叢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菌類集合體,分析也仍在逐步 進行中,尚未完備,因此現行的安全資訊已日益不足以應付,因此在 使用時並不能當作萬靈丹使用,這邊要提醒大家記住一個重要的營養觀念:「可以天然攝取的就不建議使用補充劑」,不只益生菌重要,所 謂的「益生質」也是非常重要,如膳食纖維,要知道好的菌再多,菌 的養分不夠的話也形同虛設,因此在攝取益生菌的同時也要注意膳食 纖維的攝取,依據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之「國人膳食營養素參 考攝取量」第八版明定 1 歲以上幼兒建議每一千大卡熱量中攝取 14 公克膳食纖維(7)。因此為了促進小朋友的腸道健康,平時就應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若仍然有腸道問題,才應在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下配合益生菌治療。
文/謝茵如 營養師 日期:2022.2.14
近幾年來,基於宗教信仰、環境保護、養生等因素,很多人開始選擇以素食作為主要的飲食型態,那小孩吃素是可行的嗎?
素食風潮席捲全球,各地對於「素食」的定義卻很不一樣。在臺灣,由於素食人口多,衛福部食藥署以「食物製程中有無動物被犧牲或添加動物性成分」來區分葷食與素食。其中,又依法規將素食細分成全素與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植物五辛素。
其他國家對於素食有不一樣的解讀。歐洲素食聯盟將“vegan”定義為食物本身及其生產加工過程中所添加的成分(含加工助劑)無動物性成分,跟台灣的全素與純素定義類似。“vegetarian”與vegan定義相似,但食物本身或其製程中可以含有乳製品、雞蛋、蜂蜜、蜂蠟、蜂膠、綿羊油等。(1)(2)
研究發現,成人以vegan和vegetarian作為飲食型態時,會與較低慢性疾病風險因子(BMI、空腹血糖、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癌症發生率相關。另外,在vegetarian飲食的研究也發現與較低的缺血性心臟病發生率相關。(3)
而膳食營養攝取狀況,vegan與較高的膳食纖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鎂、鐵和銅的攝取相關,與較低的維生素B2、B12、D、鋅、碘、鈣的攝取相關。 (4)
由於族群及飲食的特殊性,現階段的研究仍然不足,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了解以素食為飲食型態的孩子長遠的健康益處或風險。(5)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立場是適當地計劃素食者(包括純素食者)是健康的、營養充足的,並且可能為某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健康益處。且適合生命週期的所有階段,包括懷孕、哺乳、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運動員。(6)
因為限制動物性食品的攝取,需要注意在動物性食品較豐富、吸收率較高的特定營養素的攝取,包括鐵、鋅、鈣、維生素B12、維生素D等。尤其是維生素B12,可能需藉由強化食品和/或補充劑以達到人體需求。(6)
若父母或照顧者對於素食小孩生長狀況、飲食攝取狀況、營養狀況有疑慮或擔憂,可至醫療院所尋求專業醫療人員指導以獲取更精確的建議。
====================================================================
文/王軾傑 營養師 2021.12.14
偶然在跟家長們聊天的時候,意外得知家長們有考慮在網路上購買精胺酸來給小朋友吃,當我問為什麼的時候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說不是聽說可以增加免疫力跟長高嗎?看著他們開給我看的網址 中出現的知名網購平台上來路不明的精胺酸補充劑,我開始了耐心的講解精胺酸的故事,我相信他們的疑問也可能會是所有家長共同的疑問,請聽我娓娓道來。
精胺酸是人體中常見的 20 種天然胺基酸之一,在人體中的兩個主要功能包括參與免疫調節及合成肌酸滿足肌肉代謝需求(1),精胺酸 本身為條件式必需胺基酸,意即對於健康成人的人體能夠自行生產自給自足,但在處於身體成長或在得到疾病壓力時需求量會增加,人體製造量就會不敷使用,因此在某些時候進行適量的攝取才能維持正常生理代謝,如對於嬰兒和成長中的小朋友而言,精胺酸就成為一種必須胺基酸(2)。
而對於一般小朋友而言,身高低於年齡和性別平均值兩個標準差 的兒童常被定義為身材矮小,並且其中有八成是無法找出其合理的醫 學解釋的,對於這些兒童通常會以注射生長激素進行治療(3),而精胺 酸本身就被認為是一種典型刺激生長激素分泌的物質,並同時具有增加生長激素接收器敏感性的能力。在一篇 2000 年的論文中,以 48 名 一般但身材矮小的小朋友為研究對象,研究單獨給予精胺酸補充和同 時使用精胺酸和生長激素補充,觀察對於體內生長激素濃度變化的影 響,結果顯示了在單獨給予精胺酸補充的組別就能顯著誘發生長激素 的濃度,並在同時併用生長激素補充劑的組別又再進一步提高了體內生長激素的濃度(4)。
那對於正常身高的小朋友,平常的飲食中如果含有比較多的精胺酸,對於身高真的會有影響嗎?先帶大家來看一篇 2012 年於丹麥進 行的有趣研究,研究者對總共 261 名 6-14 歲的小朋友進行了持續 3 至 7 年不等的追蹤研究,詳細調查了其飲食內容並對照其身高增加的 趨勢,結果指出了膳食中精胺酸的攝取量與生長兒童生長速度之間呈現顯著的正相關,並且具有劑量反應效應(5),這或許也暗示著平時飲 食中含有較多精胺酸的小朋友,未來或許具有較高身高的潛力。另外 要特別注意到的是,本研究的飲食皆是以天然食物中的精胺酸含量來 評估,補充劑的相關研究仍然不足,因此仍然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 足夠的精胺酸,並不建議以補充劑的方式額外攝取。另外依據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2020 版)中可以查詢到,常見且含有較多精胺酸的食物 為肉類、海鮮、全穀和堅果類等等(6),建議想從天然食物補充足量精 胺酸的青少年們可以多從這幾類天然食物下手!
====================================================================
文/張淳翔 醫師 日期:2021.11.23
眾所皆知母乳的好處,比如免疫力及其提供最適合寶寶的營養,但過往總是會聽說: 母乳的寶寶會比較瘦小,配方奶的寶寶會比較白白胖胖,這是迷思抑或是真的呢?
2006 WHO 全新改版兒童的生長曲線,有幾個原因:第一是先前的 兒童生長曲線主要是以白人(高加索人),而非考慮不同的種族和國家健康狀況,第二是發現,先前的生長曲線是並沒有考慮餵食狀況:配方奶或母乳餵食,導致當時在運用前一版的生長曲線時,許多的母乳寶寶因為比較瘦小,而被認為是體重不足/生長遲滯。
經過專家的研究, 確實發現正常健康非疾病的母乳寶寶,體重會比較輕,身高也會比較矮一點。也因此 2006WHO 發布了改版過後的兒童生長曲線,除了地理分布涵蓋了印度等六大地區的孩子,收錄研 究的孩子是足月並且至少喝 4 個月全母乳的孩子。
(附註: 而台灣的生長曲線,則是 0~5 歲採用 WHO 的國際嬰幼兒生 長標準曲線, 5 至 7 歲兒童成長曲線圖,是依據中國醫藥大學兒科 學教授陳偉德醫師和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張美惠醫師於 2010 年發表 的研究結果。)
由此可見,母乳的孩子和配方乳寶寶相比,確實會比較瘦一點,加上進入 21 世紀,兒童肥胖議題愈來越受重視,所以科學家轉而來研究, 那是否配方奶的孩子才是會造成肥胖的因子呢?
陸陸續續許多世代研究或觀察性研究都發現,餵養配方奶長大的孩子, 日後肥胖的機率都會比較高,因此結論是母乳對肥胖是有保護力的。
但深入研究發現,其中許多干擾因子會造成結果的偏差,比如願意餵養母乳的家庭,可能對健康本來就比較注重,或是因為人種,基因的 影響…等等。所以有一篇 2021 系統系的回顧,收錄許多兄弟姊妹比 較的研究文章,為的是消弭這些干擾因子(因為同一個家庭,類似的基因),想研究出,到底母乳是否真的對肥胖有保護力?
此篇結論是,有中強等級的證據顯示,餵過母乳和從未哺餵母乳的寶寶來比,到兩歲的肥胖機率都是比較低的,尤其是哺餵母乳超過 6 個 月。
生物活性因子:比如瘦素(Leptin)、 脂締素(Adiponectin)、飢餓 素(Ghrelin)…等 ,這些活性因子,都在母乳中被發現,甚至瘦素 更是在母乳中合成和分泌的,(可以經由瘦體素告知腦中樞,停止 攝食並增加能量消耗,來防止過多能量的累積)。
自我調控進食量: 母乳親餵的寶寶,可以自己調控進食量,反之 瓶餵寶寶常由餵食者決定,常常會過度餵食。
嬰兒時期的暴長: 配方奶的寶寶,常常在嬰兒時期有非常快速的 生長,這被視為與未來肥胖有很大的相關性,而這樣的暴長,有可能是因為脂肪堆積。
(有趣的反方意見~~ 有個美國的研究,收錄了 276 位寶寶,用雙能量 X 光吸收儀,分析 身體組成,看肌肉、脂肪的量和百分比。
很有趣的是,反而母乳寶寶的脂肪組織比較高,配方奶寶寶的瘦肉比 較多!!
這大大的顛覆了我們認為配方奶寶寶是脂肪組織比較多的關係。)
對日後副食品的口味: 母乳提供了一個橋樑,讓寶寶也能接觸到媽媽所吃的食物的味道 (所謂橋梁,是因為寶寶還在子宮裡麵食,羊水也有類似的功能),
影響肥胖的因素實在太多,由眾多研究我們能知道母乳對肥胖有一 定的保護力,扮演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其他所謂的干擾因子(後天環 境,基因…等),是讓這些研究無法能直接給予,吃多久的母乳可以 降低肥胖的建議,這張圖我覺得詳細的解釋了肥胖的成因。
基因,社區,環境都會影響,但圈起來的地方,是母乳能夠影響的部分,不管是脂肪基因的控制,或是食物的挑選。
身為父母的我們,相信如果在能力所及,一定都想要給予寶寶這個名為健康,能夠陪伴他們一生的禮物吧。====================================================================
文/王軾傑 營養師 2021.10.22
神經鞘磷脂 (Sphingomyelin) 是構成人體中細胞膜和神經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特別是在神經細胞上,神經鞘磷脂構成所謂的髓鞘, 簡而言之,若將人體的神經訊號傳導比喻成電線,那隨鞘就是電線外層的絕緣外皮-其功能是確保電力正常供應不外漏,對於人體則可以 確保神經訊號的正確傳遞,試想一下,人體是多麼複雜的構成,如同一座先進的城市,若供電出了問題整座城市皆有可能癱瘓,在城市發 展初期電網的架設是十分快速且急需的,如同新生兒成長一般,因此神經鞘磷脂也可能會是新生兒大腦發育過程中的關鍵物質之一。
神經鞘磷脂在肉類、乳製品和蛋黃等動物性食品中含量最多,依據 2007 年美國農業部的資料庫中顯示肉類是神經鞘磷脂含量最多的 食物,但考量到新生兒食物選擇有限,故應選擇雞蛋或牛乳等(每 100 公克雞蛋中含有 14 毫克) (1),而以牛乳為主要基底的嬰兒配方奶(非額外強化神經鞘磷脂),研究也指出其神經鞘磷脂含量遠低於新鮮母乳(2), 在另一篇 2011 年對於母乳中神經鞘磷脂含量的分析研究中指出:每 100 毫升新鮮母乳中約含有 3.87 到 9.07 毫克(3)-富含神經鞘磷脂也是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為嬰兒的最佳營養來源的原因之一。
然而目前對於神經鞘磷脂和大腦發展的臨床相關性證據仍然十 分有限,其中在 2013 年 1 月所發表的研究「前導性研究:神經鞘磷脂強化的嬰兒配方奶與非常低出生體重嬰兒的神經發育具有正相關 性,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中,研究對象為體重小於 1500 公克的新生 兒,並在住院治療的前八周使用了神經鞘磷脂強化的嬰兒配方奶,且 評估分析持續了 18 個月,結果指出餵養神經鞘磷脂強化的嬰兒配方奶這項營養干預與低出生體重嬰兒的神經發展具有正相關(4)。但這篇研究沒有調查詳細機制,但推測可能原因是神經鞘磷脂改善了骨髓的發展。
但神經鞘磷脂在飲食攝入量多寡的影響以及詳細作用機制仍然 是未知的,特別是對於健康的嬰兒和幼兒。而在 2019 年的「初步數 據:大腦和認知發育中的神經鞘磷脂」研究就是以健康嬰幼兒為研究 對象,並透過飲食調查區分出高/低神經鞘磷脂攝取的組別,結果指出飲食中的神經鞘磷脂含量多寡對健康兒童的認知發展同樣具有正向影響,包含更好的認知發展功能與促進新生骨髓的發展等(5)。
綜合以上臨床研究證據,目前對於攝取神經鞘磷脂對於新生兒之早期神經認知發展似乎是有正向幫助的,但考量到母乳本身就含有足量的神經鞘磷脂,且目前對於其攝取量之研究仍然不足,因此若非母乳哺育有困難之母親(乳汁產出不足或提早停止泌乳等其他原因),目 前仍建議採用全母乳哺餵,但在使用副食品或配方奶時可以嘗試選擇神經鞘磷脂強化的配方,尤其是對出生體重過低的新生兒或許可以改善其認知發展較為遲緩的部分。
文/謝茵如 營養師 日期:2021.12.05
每日的蔬菜建議攝取量受到年齡、性別、活動強度等因素而有所 差異。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建議,四歲以上的幼兒及學童建議攝取 3 份 蔬菜,活動強度適度的中高年級男童及女童分別建議攝取 4 份及 3.5 份蔬菜。然而,在 102~105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6 歲女孩平均僅攝取0.9份蔬菜;1~6歲的男孩平均僅攝取1.0份蔬菜, 並且有 91.8%的 7~12 歲學童每日攝取蔬菜不足三份(1)。
食物恐新症的孩子排斥新或未知食物的傾向。通常從幼兒期開始出現,在學齡前期達到高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狀況減緩。研究指出,有食物恐新症的孩子整體得飲食多樣性較低,蔬菜攝取量較少 (7)。
挑食的孩子會出現排斥很多熟悉以及不熟悉食物的狀況,使他們 食用的食物種類較少,有維生素 E、維生素 C、葉酸的食物量 和纖維攝取較少的狀況,可能是蔬果攝取較少。
父母在家中給予幼兒反覆接觸及嘗試新蔬菜的機會,建議至少接 觸 8-10 次,可以幫助有食物恐新症或挑食的幼兒提升新蔬菜的喜好 程度及食用量(2)。
孩子深受家庭環境和父母的影響,父母是提供給孩子食物和飲食體驗的決定者。其中,家庭中蔬菜供應狀況及父母蔬菜攝入情形會影 響學齡前兒童蔬菜攝入狀況(6)。
父母或其照顧者正餐前提供幼兒僅有蔬菜的「前菜」,在研究中 結果顯著的增加幼兒的整體蔬菜攝取量(10)。提供多種熟悉的蔬菜和水 果作為點心同樣可以促進幼兒增加了蔬果攝取量(9)。
父母教養態度可以分為權威專制型、自由放任型、民主權威型。 民主權威型父母是以民主理性的態度執行親權,訂定合理的行為標準 供子女遵行,能尊重子女也能給予子女約束。父母採用民主權威型的 教養態度有利於孩子在兒童時期建立良好飲食行為,有較高的蔬果攝取量(11)。
另外,父母在幼兒攝取不喜歡的蔬菜時,適度並即時提供的社會 獎賞(例如:言語鼓勵)或有形且非食物獎賞(例如:貼紙),可能對於 該蔬菜的喜好及食用量提升(4)。但是父母給予幼兒進食壓力,除了不 能有效的促進食物攝取外,還可能會對被迫進食的食物產生負面情感 (5)。
食用蔬菜及水果的好處多,其中蔬菜中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 A、 葉酸、鉀、鈣、鎂等營養素,也有許多對健康有益的植化素,例如: 多酚類、含硫化合物、茄紅素、類胡蘿蔔素等。在一份觀察研究發現 攝取足夠的蔬菜很可能降低未來老年性白內障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也 可能降低特定癌症、髖部骨折、中風等風險(3)。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 扮演著健康促進者、榜樣和教育者的角色,而兒童時期建立的飲食行 為可能會持續影響至成年期(8)。父母要重視並關注孩子的蔬菜攝取狀況。
====================================================================
文/王軾傑 營養師 日期:2021.11.25
「營養師,小朋友到底能不能吃炸的?我都不敢給他吃太油?脂肪到底可不可以吃?」,的確,脂肪相關的問題,困擾了人類社會很久了,從以往的不吃,到近代的足量,再到最新的「多吃好的少吃不好的」,研究證據日新月異的被提出,但我希望帶你們從根本聊起, 首先就來看看,炸物到底由什麼組成?
先來看看今年年初的一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有趣實驗:對 1994 年至 2018 年 250 部最賣座的美國電影中出現的食品和飲料進行了營養成分分析,其中出現偏高的脂肪量的電影竟然佔了 93.1%(1)!而我們要知道,電影對青少年飲食的影響其實遠比我們想 像中的更大,在另一篇研究,兒童和青少年在觀看頻繁出現不健康零食的電影後立即選擇該零食的可能性高出 2.5 至 3 倍(2)。
看完上述兩篇研究,我們可以知道在現代化及西方飲食的普及下, 對於炸物的攝取的意願及喜好已經逐漸隨著廣告或是電影的行銷推 送給全世界的青少年及兒童了,這也衍生了一個問題:炸物本身是什 麼樣的食品?答案肯定是:高熱量、高脂肪與高反式脂肪。
高脂肪和高油脂的負面影響已經廣為人知,青少年及兒童肥胖, 依據研究指出,高血壓和肥胖患病率在學齡兒童中呈現直線上升的趨 勢,並且偏高的體脂肪和高血壓之間呈現顯著的正相關(3)。這邊想特 別探討的是另一個更惡名昭彰的「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常在加工過程中產生,如在人造奶油或一些植物油等,這也導致了所有使用植物 油高溫油炸的油炸食品中幾乎都存在著反式脂肪,另外也可以在反芻 動物,如牛奶和乳製品中存在。2021 年初發表在《營養》期刊上的 一篇研究中,對 468 名斯洛維尼亞青少年的飲食調查指出約有 13% 的青少年食用過多的反式脂肪,且其中約有一成是來自加工肉類(如: 油炸肉)(4)。而雖然冠心病通常在中年或是老年才開始發作,但主動脈和冠狀動脈的動脈粥樣硬化可能會在兒童時期就開始出現,並可能 逐漸累積,而反式脂肪酸本身早就被各大研究公認是冠心病的公認標誌物(5)。如在距今 30 年前發布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研究, 以 59 名年輕男女(大部分為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三周的飲食干預 實驗,結果指出反式脂肪酸不僅會提高低密度脂蛋白,同時還會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6),這是很典型可能提高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的兩個指標。
綜合上述多項文獻的結果,可以得知雖然目前針對兒童及青少年 的相關研究仍然不夠充足和完備,但在青少年階段若是攝取過多的炸物,除了攝取高熱量及高量的脂肪容易導致肥胖外,同時也吃下了更 多反式脂肪,容易在青少年階段就大量提高了未來罹患冠心病的風險。
台灣是所謂的「美食之島」,幾乎一天 24 小時都可以在外面買到便宜又美味的食物,但也因為這樣的便利性也導致大家逐漸喜歡選擇 鹹酥雞等等的炸物,希望各位家長在和小朋友選擇和購買油炸的美食前,可以先想想油炸對小朋友成長的影響,或許可以少吃一點炸物, 多喝一點牛奶、多吃一點蔬果和未加工的天然食物,幫助小孩也幫助 自己擁有更健康的身體與體態!
====================================================================
文/營養師 劉兆坤 日期:2021.11.09
常聽到皮膚起小紅疹、搔癢抓破皮,好像是成人常出現的生活問題,馬上會想 到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等原因,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兒童時期異位性皮膚炎 的發生率卻悄悄地翻倍增加。根據 2011 年針對大台北地區 6-7 歲兒童的研究調 查,2007 年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率 12.9%較 2002 年 6.7%高出近 2 倍(1)!
會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是基因遺傳、環境因素(如過敏原、金黃色葡萄球菌、 溫溼度變化、化學刺激物)、免疫功能失調、皮膚障壁層缺陷(如角質層)的交互 作用之間複雜相互作用,造成過敏搔癢情況。
營養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以吃海鮮、雞蛋嗎?
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治療照顧準則指出,食物對於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影響 不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並沒有任何食物的禁忌,因此包括海鮮、雞蛋、牛奶 等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吃。不過,若是屬於特殊體質,每次吃到某種食物,皮膚 炎的症狀就會惡化,那麼往後就需要避開此項食物,預防皮膚炎症狀再度發生 (2)。
在一篇統合性的研究發現,體位過重或肥胖的兒童相較正常體位的兒童, 有 24-44%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生,而肥胖或過重的成人相較正常體位者也 有高達 29-56%的異位性皮膚炎(3)。請多鼓勵孩童外出活動,增加熱量的消耗更有利於健康的體重。
常見的西化飲食內容包括:漢堡、薯條、炸雞、大量的紅肉類食物,在韓國一份 17000 名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在每日飲食中吃大量的肉或加工食品,相較一般正 常的飲食,則會有高達 57%的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相對地,在哥倫比亞對 孩童氣喘與過敏的研究報告中提到,若是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或堅果類食 物,反而會降低 40%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4)。那有人會馬上想到,現在所流行的素 食飲食會不會有幫助呢? 確實能降低血液中單核球細胞的產物、嗜中性白血球等過敏因子的聚集,舒緩了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5) (6)!因此,鼓勵平時以均衡飲食為主,每餐包括有澱粉類、魚肉豆蛋類食物、多一些蔬菜,點心部分可以 選擇堅果與水果搭配。
適當的補充益生菌(主要為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能刺激細胞激素 Th1 cytokines 與調節過敏因子 CD34+ 細胞,兩者分別對異位性皮膚炎有抗發炎、 抗過敏的效果(7)(8)。在一篇統合性的研究發現,補充益生菌與益菌生(如:膳食 纖維、果寡糖)八周以上,對一歲孩童的異位性皮膚炎是有顯著的影響與改善(9)! 另外也發現,若在懷孕時期母親開始補充益生菌或益菌生,對於出生後的小孩也能有預防及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10)。
在一篇統合性的研究報告中指出(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 每周有吃到 3 次的魚或是補充魚油,相較吃少量的魚或安慰劑,可降低近 50% 的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11) 。
維生素 D 能調節過敏反應與症狀,是無庸置疑的! 維生素 D 的補充方法包括日 曬約 15-20 分鐘、或從食物中的旗魚、鮭魚、鮪魚、雞蛋等食物可攝取到。一 篇研究得知,補充維生素 D 若合併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能調節孩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問題(12)。因此,對孩童若能每周吃到 3 次的魚,如: 旗魚、鮭魚、 鮪魚等,同時能補充到維生素 D 及魚油。
文/魏家祺 營養師 日期:2021.11.09
每到用餐時間孩子就是不肯乖乖吃飯、不管父母、爺爺奶奶怎麼 哄、怎麼騙,一頓飯就是要花上大半天才吃得完,對於吃飯,孩子總 是意興闌珊,甚至挑食、偏食、只愛吃特定幾種食物,你家的小朋友 也有這些問題嗎?孩子的進食習慣,不僅讓父母感到擔心,令孩子感 到壓力,而且,您知道還有可能影響到他未來的身高發育嗎?
孩子的身高,雖然七成來自於父母遺傳,我們從父母的身高即可 大約判斷,孩子未來的身高會落在哪個區間,然而,還是有三成的空 間可以靠後天努力,來增加小朋友長高的機會,飲食、運動、睡眠皆 是不可或缺。所以孩子的挑食行為,不僅僅造成親子間的關係緊張, 也有可能讓小朋友的身高輸在起跑點上。根據知名醫學中心的研究指 出,在一群 2-4 歲學齡前兒童的個案當中,有 54%的小朋友有挑食的 情形,而挑食行為會顯著影響到他們的營養狀況、活動量、身高體重 發展和整體健康狀況。另有研究發現,挑食的學齡前孩童從日常膳食 中攝取的蛋白質、膳食纖維、鐵和鋅,以及攝取的蔬菜量皆較少。(5)
飲食中的蛋白質與鈣質,提供了肌肉與骨骼生長所需要的原料, 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飲食中的微量元素像是鋅、鐵、銅對於孩子的 身高發育也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如果攝取不足,將有可能影響孩子 的身高發展,另有研究指出,203 名 4-7 歲的台灣兒童個案當中,有 將近五成的比例,至少有一種以上的微量元素攝取不足(49.3%),即 使是在經濟狀況良好、足以供應充足食物來源的家庭也具有相同的狀 況,其中,缺乏鋅的情況(37.4%)又比缺乏其他元素(鐵、銅)的機會 還要來的高,鋅的缺乏可能來自於腸胃吸收不良、食物中攝取不足以 及身體的耗損與流失,孩子的挑食行為導致體內鋅的濃度不足,也會 降低小朋友的心肺功能、肌力與肌耐力,種種原因也會造成孩子的活 動量缺乏,進一步造成孩子體重過輕、身高不足等發育遲緩問題。(2)
因為父母對於食物種類以及所含的營養成分缺乏足夠的了解,導致持續給予孩子相同類別的食物,無形中造成偏食進而導致特定營養素攝取不足。
尤其是高敏孩子,更容易因為不熟悉的口味、氣味以及口感而產生挑食的情形(4),大人的飲食講求色香味俱全,以滿足口腔對於不同口味與質地的需求,對於孩子的飲食,我們也可以利用食物天然的顏色、香氣與口味,不同的食物質地與烹調方式,來刺激孩子的胃口,創造出 正向的用餐經驗,進而讓孩子對於”吃飯”更加期待(3)。
父母可以多用陪伴的態度,鼓勵孩子勇於嘗試不同的食物,孩子如果對於未曾嘗試過的食物依然有所恐懼,也避免用強迫或責罵的方式給予壓力。在用餐期間,可以嘗試邀請其他家人陪同, 一起和孩子享用同樣的餐點來做為榜樣,鼓勵孩子嘗試眼前的食物,或是可以用非食物的獎勵作為誘因(如:看卡通、去公園玩) (3)。
除非兒科醫師判斷孩子有特殊需求 (如過敏兒、乳糖不耐症),不應過度的替孩子篩選食物來源,廣泛的攝取不同食物,對於孩子未來的飲食習慣有正面的影響,減少挑食行為的發生(3) 。
孩子的進食問題一向是父母長久以來的困擾,然而各位家長如果因此給予自己過多的壓力,此股壓力無形中也會傳遞給自己的孩子,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進而使得孩子的用餐問題更加難以改善,建議可以多用正面、樂觀的態度面對, 將目標放在孩子長期的飲食習慣改善,而不是眼前的一餐,如有需要進一步的協助,也可以尋求兒科醫師、營養師等專家的建議,共同找出改善孩子飲食習慣的最佳方案。
文/長高事務所 編輯 日期:2021.11.09
「我家小孩每天都吵著跟我要手機,幾乎每天都吵,不給他就生氣,以前還好,最近越來越誇張,甚至開始尖叫、丟東西,還有一次想要打我!」
「沒錯沒錯,每次要吃飯時叫他把平板收起來,三催四請還叫不動,跟我說 馬上、再一下就好,然後半小時就過了,直到爸爸要打他才會停,還跟我鬧脾氣!」
「可是每次跟孩子說你做完什麼我就給你用手機,他就會很聽話欸,而且他在用手機的時候我才有能稍微清靜一點……老師你說該怎麼辦!?」
從電視、手機到平板、隨著網路科技發展這些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你家是否也遇過類似的情境呢?給孩子用手機,獲得了清靜卻又讓孩子更依賴手機,手機的給與不給,真是兩難啊!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手機養小孩這回事吧!
根據研究調查指出(1),以臺北市與新北市的托嬰中心與幼兒園為例,接近六成(57.2%)的學齡前兒童使用過行動科技產品;每日使用總時間多數(45.2%) 落在「30 分鐘」以內,而兒童最常使用的內容為「觀看影片」。其中最常使用手 機的地點是「家中客廳」。在調查中有超過七成(72.4%)的家庭擁有「3 台以上」 的行動科技產品,這讓孩子取得、使用手機的可能性變得更為容易,我們可以發現,手機似乎變成孩子放學後的保母了。
除了手機,親子互動的靜態行為也以「看電視」為主,使得兒童在動態活動的比例逐年下降,進而造成了肥胖的問題。
屬於一種靜態行為,觀賞時間越長,會導致久坐不動的靜態行為時間增 加,如此不只會降低身體活動量,且會提高兒童的 BMI 指數(身體質量指數)。
容易提高兒童進食頻率,特別是零食與飲料等不健康的飲食攝取量增 加。
電視食品廣告的播放更會刺激觀賞者食慾,及對食物的選擇等影響。攝取過多或高熱量的食物會增加肥胖風險。
電視觀賞時間過長會引起睡眠時間縮短與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 兒童暴露在越多的不利健康點心廣告,已被證實與不良飲食習慣有所關連, 容易增加兒童對於「澱粉油炸類零食」、「餅乾、蛋糕、西點」、「糖果、巧克力」、「含糖飲料」及「西式速食」的攝取行為(3)。
依據調查統計,年僅 18 個月大的兒童中,平均每天觀看電視時間就超過了 105 分鐘(4),平均夜間睡眠時間不足 10 小時、只有一成的幼兒於 9 點前就寢(5)。
在每天觀看電視超過 120 分鐘的兒童中,更有高達 2 成(20.9%)的學童睡眠 低於 9 小時。進而造成了長不高、專注力不足、學習效果不佳等問題。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手機變成孩子的保母,親子關係也顯得疏離。日常生活中,建議降低靜態活動比例,增加親子共同動態活動(1),自然的減少手機使用頻率以及肥胖的問題。
若孩子在結束使用手機時有些情緒或捨不得停止,家長可以站在一個「粉絲」 的角度,邀請孩子跟你分享今天遊戲中的事情,聽聽他在遊戲中的人際互動與成 就感。如此一來既可以作為手機使用結束的緩衝,也把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機轉到跟家長的互動,養成更好的親子關係噢!